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昆曲《牡丹亭》的三方分析
作者:孙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8期
摘要:《牡丹亭》作为传统优秀文化作品,多次被搬上昆曲的舞台,衍生了多种版本。本文从青春版、电视剧版和电影版三方入手,比较分析杜丽娘的突出特点,表现不同版本昆曲的魅力和独到之处。并结合对舞美道具等各方面的认识阐述自身对其不同特色的理解和看法。
关键词:《牡丹亭》;青春版;影版;剧版;杜丽娘
作者简介:孙平(199910),女,汉族,河南省内黄县人,目前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
中图分类号:J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1
《牡丹亭》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多次被搬上舞台。古音传古韵,以昆曲唱出的《牡丹亭》戏更为优美,无论是青春版、剧版、影版,都堪称经典。
一、青春版《牡丹亭》
白先勇先生主创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原著基础上进行删减和浓缩,将五十五折戏改到二十七折。青春版牡丹亭可谓“雅俗共赏”,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扩展了昆曲的观看人群。青春版最大的特点是梦幻美,以《惊梦》为例,由于舞台表演难以表现影视版后期剪辑效果,因而面临着场景变化的尴尬问题。青春版巧妙运用十二花神作为串场表演,一方面巧妙缓解了更换场景问题,另一方面则又加强了舞台表演的梦幻感。整个戏又通过灯光明暗变化营造了沉醉的氛围,加深了情感氛围的柔美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服装的大胆设计,《惊梦》一折戏中,杜丽娘初遇柳梦梅,两人服装皆为素净白衣,杜丽娘以紫蝶为点缀,柳梦梅以衣襟上梅树为点缀,让人看来更觉此情之纯洁。此外,为何为紫蝶而非粉蝶,我认为应该与传统文化有关,台湾曾受日本影响较为深刻,因而以紫色展现杜丽娘情感的高贵,两人之情非“艳情”所言。“蝶”则多有梁祝意味,也有自由之感,爱情之纯美动人见诸于设计之中,可谓用心良苦。
青春版沈丰英式杜丽娘突出特点是虚幻以及大家闺秀的内敛。演员表演杜丽娘时,步伐总是有些飘的,眉目之间也并非聚集,而是略有分散的。整的舞蹈动作是少且单调的,也相对来说更加轻柔,幅度较小。面对柳梦梅的示爱等方面,又因为这些“放不开”的动作恰到好处体现了大家闺秀的矜持。沈丰英又因受师父张继青的影响,演唱之中颇具吴侬软语之感,在淑女气质为基础表现的同时,又因为语调显出杜丽娘的少女气息,更显娇媚柔美。
二、张洵澎版《牡丹亭》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张洵澎式杜丽娘恰好表现了沈丰英版相反方面,颇具风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