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口号。英国政府曾在20世纪80年代发布题为《英国,公众理解科学》的报告,强调“公众对科学技术更好的了解是促进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倡导全社会关心科普教育。在美国,通过科普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早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在1994年克林顿政府仍发布《为了国家利益的科学》的长篇报告,明确提出“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美国应成为科学知识普及的社会”。西方发达国家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已深入人心,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情况下,仍大力推进科普教育,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响。
据资料显示,我国至今还有17亿文盲人口,适龄青年大学入学率不足5,受中等教育以上青年人口只占适龄青年的10左右。1998年,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组的数据表明,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02,即998的人没有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以上事实表明,我国科普教育任务十分艰巨,科普教育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自然博物馆作为科普工作的基础设施,它以“发现与探索”为核心激发人的兴趣,是普及科学
9
f知识的有效手段。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对象的自然博物馆必将成为青少年理想的第二课堂,开发潜力巨大科普市场是我国自然博物馆发展必由之路。214旅游科普成为科普发展新方向
旅游科普是把科普活动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尝试。由于采用了市场机制,科普投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它可以是企业、民间、外资,也可以是他们的混合,或者是他们与政府的混合。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吸引了大批资金,另一方面也使竞争机制引入科普领域。近几年,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相继出现了诸多政府出地,国家控股,企业、民间、外资出资投标、兴建,并运行的科普设施。它们的运行带来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广州外商投资兴办的海洋馆,每日参观者5000多人。南方自然博物馆有限公司在广州筹建的南方自然博物馆,整个工程还未竣工,就吸引了周围300多所中小学前来参观。深圳明思克航母开放以来,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许多游客参观后,感触万千,国防科技意识得到增强。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拥有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建设高水平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科普旅游活动融科普教育与休闲旅游于一体,科普是主题,旅游为形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通过科普旅游活动游客可以纵情山水、回归自然、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它必将演变为休闲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
2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