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开题报告
课课所
题题属
名类学
称别科
高段小学生有效默读能力的训练策略研究
浙江省农村青年教师专项课题SNQ16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毛娟红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望春小学
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
f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本课题于2011年4月9日在宁波市鄞州区实验中学举行开题报告会。与会领导和专家有:省教科院方展画院长、朱永祥副院长、市教科所沈海驯所长、徐鸿钧主任及区教科室领导。本课题承担单位的负责人、课题组成员一同参加了汇报。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另页注
课题主持人签名:毛娟红2011年4月9日
f高段小学生有效默读能力的训练与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日益增长,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人们越来越强化阅读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默读是人们首选的阅读方式,它适应范围广,不受环境限制,成为现代社会最常用的阅读方法。《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的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同时还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不同年段对默读有着不同的要求,低年级要求是“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中年级要求是“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高年级要求是“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可见,默读的习惯是从小培养的。然而,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默读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反映在学生默读速度缓慢、默读习惯不好,默读效率低下这三个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默读能力的形成,一定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使新课标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要求成为空谈,同时也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持续提高,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默读能力,在“大阅读”的背景下尤其显得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老师们对默读的重要性提的较多,研究的少。我们认为默读应不仅仅只限于默读的表面迹象,更应该关注对默读效度的思考。学生默读能力是在常态教学中逐步形成的,默读和其他语文基本功一样,可以“得益于课外”,但必须“得法于课内”,因此,我们提出了高段小学生有效默读能力的训练与策略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查阅文献,我们了解到把默读能力训练作为课题研究的并不多。国内外对默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