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讲述了染色体结构和数目两方面的变异。教材前后涉及到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其中染色体组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学习其他概念的基础和关键。本节内容与前面学习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知识有联系,也是学习“关注人类遗传病”一节的基础,还与生产、生活和人类的健康知识有关,对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因此,本节教学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和讨论,不仅可以让学生构建生物学的有关概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发展探究学习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染色体变异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多举一些实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对不易理解的知识,例如,对染色体组概念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看书、思考、尝试用手指来表示,然后又联系扑克牌做进一步的理解,最后落实到用图和字母表示。对单倍体,多倍体育种不但应了解原理,更应该强化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介绍我国科学家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染色体数目变异2)教学难点:染色体组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3)通过教材染色体结构变异图、果蝇体细胞与生殖细胞内染色体图、有关染色体组练习题的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比较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以辨图、设问、讨论和动手操作的方式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染色体数目变化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理想。(2)通过实验,养成与他人合作、共享并能够欣赏别人的观点和创意的习惯。(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热情,使学生关注染色体加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影响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直观教学法、实验法。
f四、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导入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基因突变吗?能观察到染色体的那些方面的变化?在有丝分裂的什么时期能观察到染色体?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能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播放猫叫综合征的视频。问:1)“猫叫综合征”是怎样引起的?它属于哪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哪4种类型?(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