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际关系,故A项错误;汉代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因此就会出现这种行为,故B项正确;宋明理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与灾害天谴论对皇权的约束无关,故C项错误;明朝佛教并非官方哲学,不会导致统治者的这种行为,故D项错误。【答案】B4.(2013广东汕头高三质量检测13)13.秦代律法“细密严苛,轻罪重罚”,汉代律法则“以刑辅德,重德轻刑”,特别是汉武帝执政后,汉律更加明显地融人“三纲五常”的礼教原则。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C.程朱理学占据主导地位【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汉代重视德行,汉律中强调“三纲五常”的礼教原则,反映了经过董仲舒改良后的新儒学占据了正统地位,故A项正确;外儒内法是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实质,故B项错误;程朱理学的出现时间是宋代,与题干时间汉代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限制君权,故D项错误。【答案】A5.(2015广东韶关一模13)13.孔子作《春秋》时创设了一种写史方法:既强调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又要求对尊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其政治思想明显体现“为尊者隐”的是A.墨子

B.法家思想的彻底消亡D.限制君权的主张甚嚣尘上

B.董仲舒C.李贽D.黄宗羲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主张【解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与“为尊者隐”无关,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政治思想有君权神授、大一统、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特别是“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把封建君主抬到了“天子”的高度,皇帝代表“天”统治万民,作恶可原谅、可秘而不宣、可再给机会,做多了就是圣明,故B项正确;李贽批判孔孟学说,主张个性自由,故C项错误;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故D项错误。【答案】B6.(2015广东肇庆二模14)14.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
f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材料认为,秦汉以后儒学吸收其它学说的精要,加以融合,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表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