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公务员考试不同于高考,高学历人才就目前
f来说,一般年龄偏大。记忆能力相对弱些;其次,《申论》主要测试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文字表达水平,应该说这是硕士、博士们的强项。本科生的答题更常规一些。大部分博士的答题都具有思维活跃、有创造性、有自己的见解。《申论》部分的答题,注重一个“申”字,不应该有一个标准的模式来局限答题。这就要求阅卷人的水平要有博士甚至博士以上的水平,这样阅卷人才能领悟高素质人才的创新精神。案例(四)劳改犯当上公安局科长闵某,男,31岁,曾是“四进宫”的劳改释放人员。1998年,通过种种关系,被调入A市公安局政治部并安排在秘书处政秘科工作。1999年1月,A市公安局督察队根据举报,查实了闵某曾因盗窃被判刑以及因伪造证件、冒充民警讨债被收审等问题,但是,局政治部王主任却擅自将相关调查材料扣压,并对闵予以袒护。1999年12月,闵某被局机关党委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2000年5月,又被王主任批准提拔为秘书处政秘科副科长。2000年8月,闵某问题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派出调查组进行认真调查,并就调查结果,对包括原A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某,A市公安局政治部王某在内的十余人原进行了严肃处理。随后,陕西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政法委、省监察厅、省人事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对违法进入政法机关的人员进行集中清退。
二、案例分析
f(一)、系列材料反映的公共行政现象以上案例集中反映了在我国公共行政过程中干部人事制度存在宽严不当、繁简不适、欠公平合理等弊端。案例一反映的是我国政府工作人员考录手段单一,缺乏灵活性;案例二反映了政府官员的选拔操作流于表面,把关不严,企业家群体入职政府难;案例三中所反映的问题是公务员考核标准体系的制定不科学;案例四则反映了我国公务员录用过程中法制监督薄弱,导致暗箱操作等不正之风有机可乘(二)、我国人事行政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选人机制缺乏民主,形式单一。由于选拔任用机制缺乏民主和透明度,在公务员的录用、调配等工作中,存在着“内部输血”“近亲、繁殖”等不正常现象,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2管理体制不科学。我国法定的公务员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是业务指导和监督的关系。但因为我国实行党政双轨制管理体制,党的领导权、干部领导权与政府人事管理难以完全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