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的施工程序和工期计划。三.进度计划安排的原则为“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附属”尽量缩短土方处理
部分施工工期,为排水管、井工程打开工作面。四.工期紧迫的情况下,必须以“倒计时”的方式,以“大滚动、大流水、动态管理”
为指导,采用“二级网络、五级计划”分级管理的模式,建立工期预警系统,基本要点是以业主提出的指令性计划为前提,一级网络为目标,形象控制为框架,子网络为保证,小流水为补充,阶段计划为辅助,保证计划的连续性、均衡性和可实施性。☆五级计划管理为总计划、分部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并分别与各级网络对应。☆实施网络和计划控制的意义在于:在网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通过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员调配、材料供应、机械设备、资金调拨、技术准备满足计划周期内的需要,跟踪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再采取相应措施,在全场组织动态平衡,通过对计划的制订→执行→跟踪→反馈→修订→执行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保证业主的投资效益。
一.测量放样
1.工程施工前应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当施工单位发现施工图有错误时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变更设计要求。根据施工图会审纪要以有关单位确定,本工程管道中心线定位以小区内已建成的永久性建筑物为参照进行放样。(并见《管段参数计算表》)
2.水准点控制体系:依据国家一级或二级水准点或小区内的高程控制点,沿管线敷设位置,于沿原有道路的适当位置,每100米测设水准控制点,根据测量复核标准的有关规定,形成高程控制体系。
3.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3
f(1)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桩;(2)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且必须牢固,并应采取保
护措施。开槽铺设管道的沿线临时水准点,每200米不宜少于1个(具体位置见《临时设施布置示意图》);(3)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应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应经常校核;(4)已建管道、构筑物等与本工程衔接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开工前应校测。
二施工阶段划分
根据施工情况分析,整个工程施工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施工阶段:
(1)沟槽开挖阶段计划安排时间61天
(2)基础浇筑阶段计划安排施工时间63天
(3)管道安装阶段计划安排施工时间53天
4井室砌筑阶段计划安排施工时间39天
5闭水试验阶段计划安排施工时间20天
6沟槽回填阶段计划安排施工时间13天
以上六个施工阶段组成系统又既相互联系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