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并成为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是()。A.私学B.公学C.国学D.乡学2.我国对学生的义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法律是()。A.《宪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教师法》D.《教育法》3.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由浅入深B.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C.由易到难D.扬长避短4.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起加速作用5.教学过程是()。A.促进教师教的过程B.老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C.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D.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6.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A.广义的教育目的B.狭义的教育目的C.广义的教育D.狭义的教育7.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性质是()。A.选拔性、淘汰性B.目标性、水平性C.参照性、差异性D.常模性、个别性8.美国行为心理学家华生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种说法是典型的()。
f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个体本位论9.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备以下哪三个基本特征()A.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B.强制性、全面性、基础性C.强制性、普遍性、差异性D.强制性、个别性、基础性10.确定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A.观察力B.记忆力C.兴趣、爱好D.想象力1.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的、侧重于过程的评价被称为()。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发展性评价12.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阶段,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以下哪一项不是教师备课的内容()A.钻研教材B.激发动机C.了解学生D.制定教学计划13.以下哪一项不是选答型试题的优点()A.题目容量多B.知识点覆盖面广C.评分标准固定D.有利于学生思维、写作能力的发展1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燕京大学堂D.燕京同文馆15.关于“教材”,表达适当的选项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