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第三章色彩配比第10页1色调配色第10页2近似配色第10页3渐进配色第10页4对比配色第10页5单重点配色第10页6分隔式配色第10页7夜配色第11页参考文献第11页结论第11页色彩理论1色彩理论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科学。
它与透视学、艺术解剖学一起成为美术的基础理论。由于形与色是物象与美术形象的两个基本外貌要素因此色彩学的研究及应用便成为美术理论首要的、基本的课题。作为色彩学研究基础的主要是光学,其次涉及心理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等多门学科。因此它的产生与发有赖于这些学科(尤其是光学)的长足进展,而色彩学研究的成果又为这些学科提供材料,推动它们的深入。
f人类对色彩的感知人类对色彩的感知与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漫长,而有意识地应用色彩则是从原始人用固体或液体颜料涂抹面部与躯干开始的。
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已可见到原始人对简单色彩的自觉运用。
在色彩的应用史上装饰功能先于再现功能而出现。人类制作颜料是从炙烤动物肉时流出的油与某些泥土的偶然混合开始的,逐渐发展为以蛋清、蜡、亚麻油、树胶、酪素和丙烯聚合剂等作颜料结合剂。在古代中国、印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颜料多用在家具、建筑内部、服装、雕像等的装饰上。早期中国绘画上的色彩主要是轮廓和形象的修饰手段,用色简练单纯。古罗马的墙面、地板镶嵌上则已有丰富的色彩。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色彩材料凡爱克兄弟等人在“油胶粉画法”的基础上改进而形成了亚麻油等调制的油画颜料,为油画的产生提供了媒介材料。
2基本内容基本内容色彩学大体可按色彩与光、眼睛、感知个体、应用的关系分为4个主要部分:⑴色彩与光的关系涉及物理学,主要是光学。
色彩从根本上说是光的一种表现形式。光一般指能引起视觉的电磁波即所谓“可见光”它的波长
f范围约在红光的077微米到紫光的039微米之间。在这个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可以引起人眼不同的颜色感
觉因此不同的光源便有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