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面向高职院校的培养计划为卓越技能型人才计划。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支持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结合高等教育规律和行业企业标准,研究制定各类应用型专业、应用型课程、应用型教师队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率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和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培育一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建设内容主要有:1制定卓越人才教育培养的工作方案、专业培养方案和本校标准体系。卓越计划高校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和办学优势与特色等,选择本校参加卓越计划的专业领域和人才培养层次,制定工作方案、专业培养方案,并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建立本校的培养标准体系。卓越计划高校应制定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8
f2探索卓越人才教育培养的新机制。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的新机制。3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大力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和培养模式,遵循应用型人才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研究性学习。4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建成一批设施先进、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实习实训基地。5建设“双师型”、“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具有“双师型”、“双能型”素质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6推进“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培养的国际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和教育师资,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三、申报范围与条件
“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包括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学科专业,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要特别重视适应我国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适度超前培养人才。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所涉及的工科类、教育类、医学类、法学类、农林类专业以及部分文科类专业。面向本科院校的卓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