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各部位的共鸣位置,才能取得合唱的共性。因为合唱的基础是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是个人的基本功的提高,在合唱的用声上必须服从整体,灵活运用各声部的共鸣才能达到和谐、平衡、统一。好的音质来源于正确的歌唱姿势,所以应保持积极兴奋的状态打开喉咙、放松舌根与下巴,张开两指大的口形,软腭上吸,用半打呵欠的感觉进行发声训练,训练一般从中声区开始因为中声区是歌唱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中声区,就谈不到其它的一切。中声区所发出的声音靠前、明亮、轻松流畅不费力这样才能往上发展,给唱高音打开通路。在巩固声区唱法后,再向高低两声区扩展。低声区的训练比较容易见效,因为练低音的呼气压力比较小声带很自然地放松。用“mo”54321‖的母音下行练习,就能逐渐找到胸声共鸣位置,再用“Ha”母音从弱到强找准位置扩大共鸣腔。高声区的训练难度大,因为声音愈高呼气压力愈大,
7
f容易造成声带和喉头紧张,此时必须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提高软腭,在一个音高基本稳定后再进行半音向上的方法扩大音域,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用“lu、lu、ya”的母音轻声高位地找到头腔共鸣位置,巩固声音、扩大音量。总之,合唱的声音训练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整体合唱效果,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开声练唱,它要根据母音的发声特点与作品的咬字吐字,结合合唱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练习,要达到优质的合唱效果还必须与音色上的统一,语言的准确,各声部音量的均衡、力度的把握适当以及音准节奏的准确等各个方面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合唱队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8
f参考文献1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2000,第一版2孟大鹏童声合唱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7,第一版3李凌歌唱艺术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19804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1962,第一版5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湖南,1987,第一版6侯春波高校合唱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3)7韦海曦混声合唱中的声乐艺术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8杨婧合唱练声中母音选择初探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1)9秋里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110王宝璋咽音技法与艺术歌唱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198811康宇丹合唱发声训练的特点J教育探究20060112李建华合唱教学训练技巧浅析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0913李芳谈合唱音量的协调统一J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