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制史
一、法律思想
历史时期夏商时期西周时期西汉中期至唐宋代以后清末【真题提示】真题提示】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法制思想和法律制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2005163)答案:ABCA、“礼法结合”为中国古代法制的基本特征B、夏商时代的法律制度明显受到神权观念的影响C、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到汉代中期以后被儒家发挥成为“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策略D、清末修律使中华法系“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特点没有受到冲击立法思想神权法思想。周公:“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德的要求:敬天、敬祖、保民。董仲舒:“德主刑辅,礼刑并用”。朱熹:“明刑弼教”。沈家本:“中体西用”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形式,固守中国封建法传统。
二、中国古代重要的民事立法
(一)西周礼的精神:“亲亲”、“尊尊”。礼与刑“五礼”:吉(祭祖之礼)、凶(丧葬之礼)、军、宾、嘉(冠婚之礼)。出礼入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强调礼有等级差别,贵族官僚在适用刑罚上有特权)。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质”、“剂”由官府制作,并由“质人”专门管理。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契约、婚契约婚姻与继承婚姻婚姻缔结的原则:“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否则称为“淫奔”)。婚姻的“六礼”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纳币)、请期、亲迎。婚姻关系的解除:“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多言、盗窃;“三不去”: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继承【真题提示】真题提示】1、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200818)答案:BA、傅别B、质剂嫡长子继承制(主要是身份继承,其次是土地、财产的继承)。
契约
f2
C、券书D、书券2、中国传统戏剧多有剧目涉及中国古代法律观念和法律制度。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成立的?(2010157)答案:ABCDA、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父强许祝英台婚配马文才的情节,反映了东晋仍然沿袭西周确立的“父母之命”婚姻缔结原则B、粤剧《斩娥》中,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案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