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
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f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钢尺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钢尺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都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活动
1拉开弹簧时是否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
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
3观察书本5页图715能得到什么启示
4游泳分析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施加力的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
强调产生力的作用时物体之间不一定直接接触并且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三课堂小结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力的有哪三个要素
3怎样体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布置作业
书本第5页第2、3
f第二节弹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