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受到了空前关注,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也更多地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之中。随着大学教学过程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从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向以学生、学生能力与方法培养、开放教育为中心的转变,大学生对课堂教学以及教学改革的感受和评价日益受到重视,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高等教育管理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一种寻求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模式,突出“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已被各大高校所重视。我省高校的教学管理尽管已大多推行校院二级管理,同时在教学质量评价上已吸收学生评教,并在学院(部)本科教学工作考核和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上占有一定的比重。从总体上讲,这种管理能够适应办学规模扩大的需要。但是,从科学民主管理角度出发,没有学生广泛参与教学管理工作,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目标不能一致。从而也就出现了以下一些情况:1教学改革、政策规定信息渠道不够畅通。现行教学改革、相关政策规定由教务处网上通知,加上通知各学院,再由辅导员或班主任、教务员通过班会、宣传栏通告通知到学生班级,有的通知不到位,有的通知缩水了,有的不负责任的干脆就没有通知,造成信息渠道不够畅通。由于向学生解释不清楚,导致学生举报等事件时有发生。2教学管理制度出台程序尚欠完备。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修订或出台,都是管理者通过学习取经,结合学校实际而产生的,没有让接受管理的老师和学生广泛参与,忽视了被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或影响力。尤其是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学籍管理政策,没有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发言权。国家关系民生的有关政策都要召开听政会议,作为民主、科学、文明的高校为何不这么做呢?3教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以生为本”的理念没有真正确立。4学生主动参与学校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的意识不够强烈。根据以上现状,如何推进高校教学管理科学民主化进程,如何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效果,充分吸收学生参与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在我校提倡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学校“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真正体现。高校办学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民主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实现了高校“以生为本”的主体意识。
f2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具体体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