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可在靠近设计测点位置设置测点,但以能达到监测目的为原则。
2、监测测点的类型、数量结合工程特点、设计要求、施工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但要必须以能保证安全施工为原则。
3、为验证设计数据而布设的测点布置在设计最不利位置和断面,为指导施工而设的测点布置在相同工况下的最先施工部位,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反馈信息,以修改设计和指导施工。
4、地表及建筑物变形测点的位置既要考虑反映对象的变形特征,又要便于采用仪器进行观测,还要有利于测点的保护。
5、深埋测点不能影响和防碍结构的正常受力,不能削弱结构的变形、刚度和密度。6、各类监测测点的布置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机结合,力求同一监测部位能同时反映
4
f武汉市轨道交通三号线第十一标段(范湖站)土建工程
基坑位移监测方案
不同的物理变化量,以便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变化规律。
7、测点的埋设应提前一定时间,并及早进行初始状态的量测。
8、测点在施工过程中一旦破坏,尽快在原位置处补设监测点,以保证该测点观测
数据的连续性。
6监测项目及监测仪器
61监测项目
为确保施工期间的结构及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结合该段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
施工方法等特点,确定监测项目和使用的监测仪器。监测项目见表61《范湖站施工监
测项目汇总表》。
表61范湖站施工监测项目汇总表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仪器及方法
测点布置
1
围护结构渗漏及裂缝观测
目测
2
基坑周围地表沉降
详见测点布置图
预警数值
量测频率备注
视具体情况而定
含地质条件、结构、周围地面裂缝、塌陷、渗漏、超载等
地表沉降不应超过
30mm
3
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及倾斜
4
建筑物裂缝观测描绘
基坑外65
基坑开挖深度≤
5
基坑周围地下管线沉降
沉降标、位移标、全站仪、水准仪
米范围内,测点
间距1015米
煤气管道变形监控报警值为10mm,或连续三天超过5mmd;供水管道变形监控报警值
5m1次2天,基坑开挖深度5~15m1次12天,基坑开
为30mm,或连续三挖深度≥
天超过2mmd;
15m2次1
6
围护墙顶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
详见测点30mm或连续三天变布置图形速率超过3mmd
天,
7基坑底回弹
详见测点布置图
8墙体水平位移
测斜孔、测详见测点
斜仪
布置图
9地下水位量测
水位管、地详见测点
下水位仪
布置图
降水单位负责
10
钢管支撑轴力
钢弦式或电阻应变式轴力计、频率接收仪或电
详见测点布置图
支撑内力监测报警值不超过设计值的
1次1~2天,
70
阻应变仪
5
f武汉市轨道交通三号线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