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基坑监测方案
XXXX商务中心工程位于XXXX市东平新城文华路1号地块,文化南路与裕和路交界之东北角,西北侧紧邻河涌水道,东侧和北侧场地开阔,工程由XXXX市顺德区XXXX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设二层地下室。基坑形状呈不规则状,二期基坑为一期基坑的延伸,基坑边与一期基坑相接,二期基坑全长300米,基坑开挖深度:负二层部分930~1030m,坑底标高为500m。
基坑周边环境情况如下:北侧、东北侧为公路;西侧距离地下室外墙边线最近8米为河涌水道;东侧、南侧为一期基坑。
本建筑基坑侧壁安全等级:负二层按二级考虑(基坑侧壁重要系数100)。
二、监测内容及时间
21基坑边沉降和位移观测点各布置18个;22一期基坑AB段车道口增加沉降、位移点各3个;23本基坑监测从开始监测至地下室施工到±0000米且土体回填后结束(一年)。
三、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由静止土压力转为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应力状态的改变将导致基坑围护结构产生位移和变形,主要包括基坑结构及周围土体的侧向位移和竖向沉降,这些位移超出一定范围,必然对基坑围护结构产生破坏,同时,危及周边的建筑和地下管线安全。为确保施工安全,并将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必须对基坑围护结构、周围土体和相邻构筑物、地下管线进行综合、系统的监测,以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基坑围护结构开展施工监控量测以研究施工引起的地层运动机理、预测相应的地面沉降、确保施工及保护邻近构筑物和地下管线
1
f的安全是非常必要的。本工程施工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1)了解围护结构变形情况,为施工日常管理提供信息,保证施工安全。围护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及应力状态和其稳定情况密切相关,围护结构和周围土体各种破坏形式产生之前通常有大的位移、变形、受力异常等,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判断工程是否安全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依据观测结果来验证施工方案的正确性,调整施工参数,必要时采取辅助工程措施,以此达到信息化施工目的。
(2)保证施工影响范围内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为合理指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3)建立良好的信息采集体系,为安全、经济施工提供合理依据。四、执行标准
4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4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5《建筑基坑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