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与幼儿交往的艺术
作者:艾巧玲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上旬》2012年第08期
摘要:幼儿阶段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教师要讲究与幼儿的交往艺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从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话语权的回归、对幼儿的评价等方面来阐述了要如何与幼儿正确交往。
关键词:交往艺术;话语权;善于倾听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7502
幼儿阶段是学生语言与性格形成最重要的阶段,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幼儿与成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对事物有着不同的情感与态度,这就决定了我们与幼儿的交往方式不同于与成人的交往方式。所谓交往就是人们发生关系,形成特定的、带有感情色彩的人际关系的过程。在幼儿阶段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这就涉及到交往的艺术,那么如何正确地与幼儿进行交往呢?
一、平等对待,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进行交往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他们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在他们眼中与我们是平等的,是和他们一起玩耍的小朋友,因此我们在与孩子交往时不能以老师、家长的身份进行,而要把他们看作与我们一样平等的个体,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平等地交流与讨论。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才愿意与我们亲切交流,使幼儿产生主动与我们交谈的意愿。相反如果我们以高高在上的教者与家长的身份来要求甚至命令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会使他们产生畏惧心理,会疏远我们,失去与我们交流的兴趣,而将他们封闭在自己的世界,我们无法走进孩子的世界,交谈无从进行,这极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把话语权交给孩子,让他们选择交谈的话题
家长与老师在与幼儿交谈时,认为幼儿年龄小,一直控制着话语权,尤其在幼儿园,一个老师带着十几个学生,为了便于管理,教师往往控制着话语权,孩子只能顺着大人的意愿进行交流,不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们只是在老师的严格控制下对某一话题展开交流,这种忽视孩子兴趣与感受的交流无法激起孩子谈话的积极性,不利于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孩子虽小但他们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着与成人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世界,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组织语言的方式与表达方式有着独特的特点,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以他们的特点为根本出发点,将话语权交给学生,增强交谈的随意性,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话题来交流。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