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可能多地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做完作业自己检查,不会的字自己查字典,按时学习,写完作业后自己整理好书包,在外面要留心观察。美国的家庭教育是主张教育的,平时很尊重孩子的意见,但这并不意味着事事都依着孩子。其实美国的孩子父母的要求是很严的,规矩也很多。在美国家庭里,孩子可以不同意父母的观点,但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上床睡觉,这是没有条件可讲的。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吃饭时不要大声咀嚼,父母都会有明确的要求。美国父母非常注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管理反而越来越松,孩子到了高中以后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闯荡。有一个美国孩子,妈妈想从小培养培养他做事的好习惯,就要求这个孩子负责洗碗,美国孩子不同意,就是不肯洗碗,妈妈说了很多次,孩子就是不配合。这个美国妈妈做得也真绝。他见跟孩子说理无效,当天就在家门上帖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四个字:罢工通知。理由如下:因为妈妈工作很辛苦,想让孩子给帮帮忙,洗洗碗,但因为孩子只知道享受权利,却不肯尽义务。所以,从今天起,妈妈不做饭了,各人自行解决吃饭问题。当天美国就一个人在外面吃,连着几天不肯做饭。这个孩子真急了,不可能天天啃面包呀,自然投降。主动跟妈妈承认错误,要求洗碗。妈妈说:不是洗一天,要洗就得洗一年。孩子说:行呀,只要你做饭,洗碗我包了,甭说洗一年,洗十年也成呀。总的来说,抓习惯:小时要严,大了就可以放松一点。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因为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越容易塑造。家长还要尽量避免在青春期强迫孩子纠正不很习惯。我们做家长的,培养孩子习惯,要把握一个原则:多做塑造工作,少做改造工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让孩子从小到大要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我们在孩子还没形成习惯前,就要注意纠正和引导孩子多形成好习惯。这就是多“塑造”。因为这样容易。但有时一留神孩子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等家长意识到时,要想改,这就难了许多,这就是“改造”。在这里,我想给大家再讲一个故事,大家就知道小时养成好习惯有多么重要!从前,有一位富翁,年近五十,才生了一个儿子。老来得之,岂有不爱之理?在富翁眼里,他的小儿子就像天赐的“无价之宝”,服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成天笑眯眯地看着,乐得合不拢嘴。对儿子,他总是迁就放任,什么都依着孩子,从来不管不教,任其自然发展。生怕严格管教,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过了几年,儿子有四五岁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