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尺寸。表面堆焊可用于制造新的部件,也可用于修复表面损坏了的部件,以恢复其使用性能。在材料表面堆焊大多达到提供特殊表面性能,以延长设备或零部件的服役寿命为目的,少数情况下也用于单纯以恢复零件尺寸为目的的场合。1零部件的修复机器设备零部件,例如轴类、工模具、农机零件、轧辊、采掘机等,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总会发生磨损、腐蚀等,使其工作性能和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失效。利用堆焊方法能很快将零部件修复起来继续使用,起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作用。据统计,用于修复旧零件的堆焊合金占合金总量的722。修复所花费用比制造或购买新机件的费用低得多。由于修复的及时,可以减少设备停机运行的损失。因此,广泛采用堆焊工艺修复旧零件,对节约材料、节省资金、弥补配件短缺等具有重要的意义。2制造新零件通过在金属材料上堆焊异种合金可以制成具有综合性能的双金属机器零件。这种零件的基体和堆焊合金层,由于具有不同的性能,能够满足两者不同的性能要求。这样能充分发挥材质的工作潜力。例如,水轮机的叶片,基体材料为碳素钢,在可能发生气蚀部位(多在叶片背面下半段)堆焊一层不锈钢,使之成为耐气蚀的双金属叶片;在金属模具的制造中,基体要求强韧,选用价格相对便宜的碳钢、低合金钢制造,而刃模要求硬度高、耐磨,采用耐磨合金堆焊在模具刃模部位,可以节约大量贵重合金的消耗,大幅度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堆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例如挖掘机斗齿、装载机铲刀刃、推土机刃板、水泥磨盘、岩石钻机、破碎机、螺旋输送机、搅拌机叶片、铁路轨道、锻锤、传动齿轮的轮缘、各种模具、碎渣机、机床等。零件的表面堆焊除了可修旧复新外,还可以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通常可提高寿命30~300,降低成本25~75。
焊条的发展及组成
焊条的发展概况
f我国的电焊条制造始于1949年,开始是采用半机械气动焊条压涂机,后来研制了螺旋式连续压涂机,并且有了切丝机,送丝机等生产附属设备。所生产的焊条主要以氧化矿物型为主的低碳结构电焊条。1956年以后开始大量采用机器制造焊条,焊条品种也逐步扩大,钛铁矿型,钛型,钛钙型和低氢型等类型相继出现。目前,全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级直辖市都有了不同规模的焊条厂,有些焊条厂从国外引进了生产设备、制造工艺和配方技术,有力地推动了焊条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产量规模上,年产量超过一万吨焊条的工厂已有十多家,1994年全国焊条产量已超过60万吨,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