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Ⅰ)易错易混知识点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易错点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4、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5、“汉承秦制”,并非指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
易混点
1、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西周分封制实行条件传承制度官吏权力与中央关系官员职责范围历史作用与宗法制相联系世袭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秦朝郡县制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理权权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三公九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2、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盛行于唐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趋向完善时期丞相职权地位作用确立于秦,盛行于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趋向巩固
3、明朝以前,宰相(丞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巩固;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4、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易错点
f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