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摘要:在今天处于国家生存及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教育备受关注的同时,教育政策研究成为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本文从教育大众化的背景着手,通过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我国教育政策的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丝理论线索。关键词: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策趋势随着政策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政策、研究政策,那些以政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崛起,如政策科学、教育政策研究等。本文从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并对其发展态势进行探讨。一、高等教育进入教育大众化的快车道大众化教育是对于精英教育的一个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分不开的。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直线飙升,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2006年2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0%,在校生数2100万,居世界第一位。这样,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无可争议地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在对高等教育的思想趋势的研究中,综述众多学者的文献,本文比较倾向于以下的观点:包括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国
f际化、高等教育终身化以及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二、从教育政策的发展探析高等教育政策的征程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教育政策的发展提供了营养,补充了教育政策
对高等教育的规范的需求。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到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开始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受到重视的教育政策研究经过几番努力有了不错的发展成果。如研究队伍建设逐步壮大、学会组织逐步健全、各种全国性的教育政策研究活动及专业研讨会渐成气候、课题项目和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学科建设正在起步,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教育政策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政策也在不断的发展着。1980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获得国家法律上的承认及保护。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对外开放的教育政策,留学政策使中国与国际教育有了真实的合作与交流。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大学招生、就业制度被列为重点政策为高校注入新的活力以及挑战。此外,《中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