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说明辛亥革命成功的一方面)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生活:引发社会习俗的变化。
(3)局限性: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民主科学思想。
1、背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思想界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概况(1)开始时间:1915年。(2)主要代表:陈独秀、胡适、鲁迅。(3)主要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4)口号(或旗帜):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3
f班级
姓名
(5)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6)主要内容前期:①提倡民主科学;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内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3、主要代表及贡献:(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2)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
文代替文言文,(3)鲁迅: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树立新文学的典范。
(4)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4、作用:(1)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作用:促进了思想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5、新文化运动传播的新思想有:民主思想、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1、影响中国近代化艰难发展的主要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外国的侵略、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缓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给我们的启示:(1)中国人民具有不断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
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3、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共同的积极影响:
开启并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利于缩小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青年节”)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
3、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4、经过:①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