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其本质含义:指经济的工业化)。
(3)局限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5、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洋务运动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维新
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1、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加深。有识之士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2
f班级
姓名
2、变法的目的:救亡图存。口号:变法图强。思想:严复《天演论》物尽天择适者生
存3、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4、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1)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2)主要内容:①政治上②经济上③军事上④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前身)
5、戊戌变法的评价:(1)性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的改良运
动。(2)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6、结果: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新政措施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全部取消。7、失败的原因:维新派力量弱小,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顽固派势力强大。
8、认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国家。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团体,(2)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又称旗帜或口号)。2、武昌首义孙中山间接领导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爆发起义,1911年为农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作用:瓦解清政府的统治,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创造条件。3、中华民国的成立:(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4、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说明辛亥革命失败的一方面)。5、评价:(1)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历史功绩:政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