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1、物探出现异常区域,由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工程师、防治水助理、地测科长、探水队长及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初步判定异常区域的充水来源。2、防治水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钻探参数,在保证探放水设计钻探施工有效的基础上,对异常区域布置有针对性钻探孔进行验证,分析钻孔参数。3、填写物探异常区域钻探验证对照表,总结物探、钻探及煤层揭露时工作面的涌水情况。4、异常区域存在水源,立即停止钻进采取水样进行化验,与地质钻孔、地面水源等水质分析成果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涌水来源,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经总工程师审批后实施。六、井下透水(突水)预兆1、透水预兆:
5
f工作面或者其它地点发生透水前,一般都有以下预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原有裂缝淋水突然增大,应视作透水前征兆、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水色发浑、有臭味、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裂隙出现涌水。《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上述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2、透水时的应急措施当井下某一地点发生突然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要立即报告矿调度室。若情况危急,水势很猛,则要采取以下应急措施:⑴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发生透水事故时,在场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的地点和灾害程度。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迅速组织抢救,尽可能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设法堵住出水点,以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大。如果无法抢救,则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有组织地沿避灾路线避开压力水头,迅速撤退到涌水地点的上部水平或地面,而不要进入出水点附近的独头巷道内。若井下人员不能及时撤到安全地点,而被堵在巷道内时,应保持镇静,并避免过度的消耗体力和光照(矿灯),等待救援。⑵透水事故的抢救措施各级领导要及时准确地清点井下人员,如果发现尚有人员被堵于井下,应立即制定营救措施。要准确的判断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并根据涌水量和排水能力,估计排除积水的时间。若判断有人被堵于独头上山时,必要时可以在地面打钻孔向井下输送食物等。
5
f立即通知泵房人员,要将水仓水位降到最低程度,以争取较长的缓冲时间。
水文地质人员应分析判断突水来源、最大突水量,测量涌水量大小及其变化,察看井下及地表水体的水位变化,判断突水量的发展趋势,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淹没矿井。
检查维护所有排水设施和输电线路,了解水仓现有容量,如果水中携带大量泥砂和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