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30~50,则年产量已达成批生产水平,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可以采用砂型机器造型及壳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精度,减少生产成本上考虑。33选择定位基准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效率得以提高。粗基准的选择,零件图中给出了以中心轴线为基准,加工时零件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4mm。最后选取110做为粗基准,利用内钳式三爪卡盘卡住这个面做主要定位面。对于精基准而言,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34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经确定为成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
5
f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确定最终的工艺路线为:工序一:粗车左端面,粗车外圆125,粗镗内孔100定位基准:外圆121,右端法兰盘端面130工序二:粗车右端面,粗车外圆121,粗镗内孔32,粗车凸台定位基准:左端面,毛坯外圆140工序三:半精车左端面,半精车外圆125,半精镗内孔100,倒角定位基准:外圆121,右端法兰盘端面工序四:半精车右端面,半精车外圆121,半粗镗内孔40,半粗镗内孔32,凸台倒角定位基准:外圆125,左端法兰盘边缘工序五:钻右面通孔37,钻左面通孔67,钻通孔175,钻孔44134深12,攻螺纹定位基准:外圆121,121端面,左端法兰盘边缘工序六:磨外圆Φ121,磨内孔Φ100,磨外圆Φ125定位基准:外圆125,左端法兰盘边缘1半精车右端面保69具体的工艺路线如下:工序一:1粗车左端面至7052粗车外圆Φ128×323粗镗内孔Φ98×48工序二:1粗车右端面至702粗车外圆Φ126×523粗镗内孔Φ34×284粗车小凸台端面至16工序三:1半精车左端面到6952半精车外圆Φ1255×893半精镗内孔Φ995×69工序四:
第4页共20页
2半精车外圆121553半精镗内孔Φ40×274半精镗内孔Φ32×28工序五:1钻通孔6×Φ72钻通孔3×Φ73钻通孔1754钻孔4×Φ4134深125攻螺纹4M5深10
工序六:1磨外圆保Φ121×52磨内孔保Φ100×73磨外圆保Φ125×9
f35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1)求最大轮廓尺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