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检验所处的环境不应影响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或对其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产生不利的影响,在非固定场所进行检验时尤应注意。7.3适当时,实验室应配备对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监测、控制和记录的设施。对影响检验的因素,例如生物灭菌、灰尘、电磁干扰、湿度、电源电压、温度、噪声和振动水平等应予以适当重视。应配置停电、停水、防火等应急的安全设施,以免影响检验工作质量。7.4相邻区域内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7.5进入和使用有影响工作质量的区域应有明确的限制和控制。7.6应有适当措施确保实验室有良好的内务管理。并符合有关人身健康和环保要求。8.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8.1实验室应正确配备进行检验的全部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如果要使用实验室永久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限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则应保证符合本准则规定的相关要求。仪器设备购置、验收、流转应受控。未经定型的专用检验仪器设备需提供相关技术单位的验证证明。8.2应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并有维护程序;如果任一仪器设备有过载或错误操作、或显示的结果可疑、或通过检定(验证)或其他方式表明有缺陷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加以明显标识,如可能应将其贮存在规定的地方直至修复;修复的仪器设备必须经校准、检定(验证)或检验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实验室应检查由于这种缺陷对过去进行的检验所造成的影响。8.3每一台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8.4应保存每一台仪器设备以及对检验有重要意义的标准物质的档案,其内容包括:(a)仪器设备名称;(b)制造商名称、型号、序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c)接收日期和启用日期;(d)目前放置地点(如果适用);(e)接收时的状态及验收记录(例如全新的,用过的,经改装的);(f)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或复制件);(g)校准和/或检定(验证)的日期和结果以及下次校准和/或检定(验证)的日期;(h)迄今所进行维护的记录和今后维护的计划;(i)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的历史记录。9.量值溯源和校准9.1凡对检验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测量和检验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实验室应制定有关测量和检验仪器设备
f的校准与检定(验证)的周期检定计划。9.2应制定和实施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和确认的总体计划,以确保(适用时)实验室的测量可追溯到已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