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创新的研究
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新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是“多对多”的信息传播方式,新媒体主要包括手机媒体、社交网站、QQ、微信、微博、飞信等等。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是以数字媒体为核心,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更大,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具有传播速度快、开放性强、互动性强、途径广、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等优势,向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新媒体,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从而做好学涯规划,实现新发展,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与自主创业,是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一、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季节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就业指导工作处在从属地位,是培养学生的一个环节,主要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从属于教学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自我提升和自我认知,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往往才能得以发挥作用,体现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有一定的季节性,也被称为“毕业季”课程,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到实效。但是,由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季节性”,学校不够重视该课程,所以,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使学生认知自我,发挥它的作用。
f2就业指导渠道的单一性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教学方法创新不足,就业指导渠道比较单一,严重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某些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的信息发布比较局限,并不是常态化的教学活动,理论知识过于简单,主要是为学生发布就业信息,灌输常识性就业知识,宣讲就业政策,缺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严重脱离就业实际。3就业指导观念的滞后性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观念比较滞后,具有陈旧性。在传统上,很多高校认为就业工作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课程教学与队伍建设普遍落后,没有专门的指导教学队伍,缺少专职人员,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不能很好地调动就业指导的积极性。就业指导课程缺少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研究,主要讲述的是前几年的就业情况,忽略了毕业生工作的本质问题,难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有计划全程服务,对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的研究1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师资队伍,调整课程内容在新媒体的新形势下,高校应该注重学生对新媒体的利用,并结合实践与新媒体环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