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一、教材
本课内容位于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个框题。初中
生是个体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是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也是独立性和
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据调查表明我国一半以上的孩子没有自立自理能力,
没有责任心,事事依赖他人,因此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
力。本课的设立就是基于这一事实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懂得自立的含义
(2)了解自立的表现
2、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
实基础。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2)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和关键
根据七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社会适应不良的事实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理论
基础,本课我确立了一下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1)懂得自立的含义
(2)理解自立的必要性难点:(1)理解自立的必要性
关键: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四、教法
(1)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理论联系学生生活、思想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
习的教学方法。
(2)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五、学法
(1)主要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学习。
1
f(2)采用小组讨论等合作学习的方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我利用课前小调查导入新课。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1)今天早晨洗脸了的同学请举手;(2)今天早晨自己洗脸了的同学请举手;(3)今天早晨自己穿衣服的请举手。这三个小问题看起来非常滑稽,而且也非常浅显,但却紧扣主题。通常情况下学生都会给与肯定的回答,然后我接着追问:为什么要自己洗脸、自己穿衣服?学生的回答一般都会围绕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我根据学生的答案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总结洗脸穿衣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干,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题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有个别同学可能由于特殊原因会给与否定的回答,比如:手受伤、生病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排除有极个别同学是父母给穿衣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让这名学生自己说出理由,然后让全班同学讨论: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讨论之后教师小结,再引到本课主题上。2、讲授新课:
首先让学生用两个字归纳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引出自立的含义。教师总结同时板书一、自立的含义: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是本课的第一个知识点。之后让每一位同学列举一件自己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