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
1、目的:了解手术病人的切口感染率、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2、监测方法和内容: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按照调查表(表1)进行登记,月末进行汇总分析。主要登记调查科室手术病人的一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危险因素如手术种类、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切口类型、手术医生等,并详细记录手术切口的变化情况如分泌物的性状、颜色和量等。病人出院后电话随访观察一个月。监测周期为十二个月。表1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调查表医院名称:病人姓名:年龄:入院日期:手术类型:急诊择期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医生:切口类型:清洁切口麻醉方式:全麻清洁污染切口局麻岁月天科室:性别: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日期:手术切口:ⅠⅡⅢⅣ中级初级女
手术医生职称:正高副高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危险因素评分ASA评分:0分1分2分3分4分5分失血:m1输血:否m1术前外周WBC计数:途径途径否二联途径途径三联及以上时间时间天天时间时间天天
手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是抗菌药物名称:抗菌药物名称: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名称:抗菌药物名称:手术切口感染:是否外科引流:是否
手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一联二联三联及以上剂量:剂量:是一联剂量:剂量:
若是:表浅切口深部切口瘘管:是否
器官腔隙
手术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手术切口渗出物:脓性血性脂肪液化其它脓液病原微生物名称:二联时间时间时间时间天天天天器官腔隙三联及以上
手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是否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一联抗菌药物名称:抗菌药物名称:抗菌药物名称:抗菌药物名称:剂量:剂量:剂量:剂量:途径途径途径途径
出院后随访感染情况:有无若感染,部位名称:表浅切口
深部切口
1
f3、资料分析:(1)感染率:即指定时间内每100例某种手术病人手术切口感染SSI例数。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病人的SSI例数感染率()×100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病人数(2)计算感染危险因素指数:对于外科术后病人,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危险因素即手术时间、切口污染程度、麻醉方式和是否为急症手术来计算感染危险因素指数,详见表2。表2危险因素ASA评分的评分标准手术时间h切口清洁度麻醉方式急诊手术危险因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