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C正确;选项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易连电短路,或造成触电事故,所以D错误。参考答案:D9.解析:选项A: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得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2,故A错误;选项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2,故B错误;选项C:根据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第9页共15页
f277-112=165,故C错误;
选项D: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得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
数为112,故D正确。
参考答案:D
10.解析: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所以原子的种类、
数目、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参考答案:B
11.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X的化学式为C2H4。参考答案:D
12.解析:醋酸显酸性,显酸性的物质能使石蕊变红色;蒸馏水呈中性,不能使石蕊变
红色;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色;含有水的小花中的水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
酸显酸性,也能使小花变红。
参考答案:D
13.解析:选项A: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6=6∶1∶8,
而不是1∶2∶1.故A错误;
选项B:甲醛由甲醛分子构成,而不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直接构成,故B错误;
选项C: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而不是构成,故C错误;
选项
D: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12+1×2+16
×100≈533,故
D
正确。
参考答案:D
14.解析:选项A:由于H2密度比空气的小,应倒置;O2、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正放,故瓶①②存放的是O2、CO2,故A错误;
选项B:氢气能够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火焰,氧气有助燃性,只有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故B正确;
选项C:二氧化碳溶于水没有颜色变化,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C错误;
选项D:由于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本身并不燃烧,氢气能够燃烧
并发出淡蓝色火焰,故D错误。
参考答案:B
15.解析:选项A:氖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和金属反应,且可隔绝氧气,防止金属
氧化,所以A正确;
第10页共15页
f选项B: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的钙、镁化合物的水,明矾溶解于水形成胶状物,能吸附水中不溶的杂质沉降下来,不能吸附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不能把硬水变成纯净水,所以B错误;
选项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