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故D错误。参考答案:D2.解析:选项A:2个氢离子2H+,故A错误;选项B:氧化铁Fe2O3,故B错误;选项C:五氧化二磷P2O5,故C正确;选项D:硝酸铝AlNO33,故D错误。参考答案:C3.解析:选项A:用天平称量药品时左边托盘放药品,右边放砝码,即左物右码。图中操作正好相反但不会引起安全事故;选项B: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错误会引起安全事故;选项C: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图中操作错误但不会引起安全事故;选项D:过滤的液体应由玻璃棒引流进入漏斗。图中操作错误但不会引起安全事故。参考答案:B4.解析:选项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该元素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它的阳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故A正确;选项B: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其质子数并没有变,仍为13个,故B错误;选项C:第13号元素为金属铝,故C正确;选项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故D正确。参考答案:B
第8页共15页
f5.解析:选项A:装置内有两种分子,为混合物,故A错误;选项B:该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隔变小,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是物理变化,故B正确;选项C:该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隔变小,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合反应,故C错误;选项D:本实验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D错误。参考答案:B6.解析:选项A: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变的,所以A错误;选项B:木船燃烧必须有充足的可燃物,船上的枯枝和油都是可燃物,所以B正确;选项C:东南风加大了空气的流动,增大了氧气的浓度,致使木船越烧越旺,所以C正确;选项D:因为木船连在一起,一旦起火,没法及时隔离,造成全部起火.所以D正确。参考答案:A7.解析:图中所示实验看到的现象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但不能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参考答案:D8.解析:选项A:燃放烟花爆竹时,火药能燃烧爆炸,所以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所以A正确;选项B: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开窗通风,一是能降低天然气的温度,防止它达到着火点,二是可稀释天然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所以B正确;选项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失火,火势小易控制,可用湿布盖上以隔绝空气或氧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