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第二课时煤的干馏苯
一、课标要求
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苯的结构和主要性质,认识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
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鲁科版高一化学2必修第三章的第二节第二课时,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煤
的干馏和主要产物苯,一课时完成。
关于煤的内容,只是简单介绍煤干馏的原理和煤干馏的主要产物及其用途。使学生了解
煤不仅作为化石燃料是目前消耗量最大的能源,煤化工产物更是许多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
其综合利用价值极大。
本节课之前,课本介绍了化石燃料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及石油裂解的产物乙烯分
属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接着介绍苯这个最简单的芳香烃,由链烃转向环烃的学习。甲
烷、乙烯和苯分别是烃类化合物中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有机化合物的典型代表。认识它们的
结构、性质和应用,将为今后深入学习有机化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内容的编写采用
“从生产、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生活”的编写思路,将学生对生活熟悉的物质的认
识和生活经验与化学相联系,并通过教材内容拓宽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建构新的认知
框架。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基本掌握烃的结构与化学性质间的相互联系,熟悉了加成和取代两种典型的有机
反应。同时学生已较初步确立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方式,即“结构”决定“性质”。大多数的
学生具备根据已有知识预测物质性质,设计实验验证,独立完成实验以及通过观察实验现象,
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因此,掌握本节化学知识并不困难。但是,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
第1页共14页
f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尤其缺乏大胆质疑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煤的干馏及其产品的应用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2使学生了解苯的结构探索过程,掌握苯分子结构特点;通过苯的的发现过程的再现,培养学生以事实为依据,严谨的学习态度。3使学生掌握苯的典型化学性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教学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五、教学方法
我校采取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本节课主要采用对比分析、实验探究、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探究苯的结构和性质,把学生实验、苯分子结构假说的提出和验证串联起来,通过化学史教育和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
苯是这一章的一个转折点,由链烃转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