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最高艺术成就。
(2)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每个小景区,景点均自成单元,各具不同的景观主题和建筑形象。它们既是大园林的有机组成部分,又相对独立而自成完整小园林的格局。圆明园就是典型的例子,大范围的平地造园以及小团体集中的规划布局是圆明园造园特点;园中之园的布置形式是圆明园的独特形式。
(3)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清代皇家园林建筑逐渐趋于多样化,务求其构图美得以协调、亲和于园林山水风景之间的组合。避暑山庄的园林造景、根据地形,充分加以利用,在山区内布置大量风景点,使广大的山野具有多变的景观,名风景点都尽量利用自然美景,少加人工造景,建筑物只是为景点而设。
(4)全面引进江南技艺。避暑山庄的狮子林乃是再现苏州狮子林的造景主题的两个变体。在保持北方建筑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大量使用游廊、水廊、拱桥等江南常见的园林建筑形。。
(5)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圆明园整体象征古代所理解的世界范围,从而间接地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寓意;而避暑山庄连同其外围的环园建筑布局,则作为多民族封建答帝国——天朝的象征。8简述圆明园、颐和园的形成背景与风格特点。
(一)圆明园背景:在北京的西北郊有西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等。这一带自然条件优越,所以清代帝王的苑囿多向这一带发展,于是就有了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的圆明三园。
圆明园特点:圆明园总体上是由圆明园、畅春园和绮春园这三座相互连通、实为一体的园林组成的。三园可各自划分为数十个景点,每个景点都以一组建筑为中心,并搭配若干山
f形水系而形成。景点中的每组建筑都包括了若干个院落,而每一个院落又分别有几幢建筑。
这种园中有园、层层嵌套的格局是圆明园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颐和园背景:颐和园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开始建园,位于北京西北郊。颐和园特点:它的总体布局是根据所处自然地势条件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地划分成四个景区: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庭;万寿山的前山部分;后湖及万寿山的后山部分;昆明湖的南湖及西湖部分。颐和园的艺术特点:(1)依山开湖,模仿西湖(2)借景西山,建筑呼应(3)东面宫殿,东北居住(4)长廊接连,丰富景观(5)园中有园,仿园寄畅(6)石舫西洋,对立统一。9简述中国皇家园林的整体艺术特征。
皇家园林一方面要充分体现皇权至上的尊崇和皇家气派,另一方面也要表现出自然山水
园林雅致、疏朗的艺术特色。具有如下的艺术特征:
(1)壮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