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这个句子里,即在句法层面呈现的是谓词性质。归纳郭锐(2002)所说的语法动态性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把“语法的动态性”概括为以下两方面的表现:一、某个词类里的词在句法层面其语法功能发生变化。例如区别词,从词汇层面说,它固有的句法功能是只能作定语或跟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朱德熙1982);但是,有些成对的区别词,如“急性”“慢性”等,到了句法层面,在一定条件下(含对比意)、,可以作主语。例如:(3)肝炎,急性急性好治,慢性慢性难治。急性慢性(4)那柜子,我觉得框式框式好看。意味着板式板式不好看框式板式二、动词或形容词的论元数(或说“配价数”)发生变化。例如:(5)张三跑了一身汗。(6)张三高李四一个头。例(5)里的“跑”,从词汇层面说,它是一价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在这里增加了一个论元(或说“配价成分”)──“一身汗”。例(6)里的“高”,从词汇层面说,它固有的语法功能是一价形容词,但在比较句里它后面可以带上两个论元──“李四”和“一个头”。换句话说,“跑”由一价动词变成了二价动词;“高”由一价形容词变成了三价形容词。再如“总共一共修了王家三扇门”里的“修”和“总共一共吃了他三个苹果”里的“吃”。这里的“修”“吃”就表现出了语法的动态性它们原先在词汇层面都是二价动、词,后面只能带上一个宾语;而在这里则表现为三价动词,后面带上了两个宾语。但它们跟“给”还是有本质的不同“给”,从词汇平面说,本来就是三价动词,到句法层面也实现为三价动词;而“修”和“吃”,从词汇平面说,本来是二价动词,只是到了句法层面才呈现为三价动词。§5关于Goldberg等的“句式语法”(co
structio
grammar)“句式语法”(co
structio
grammar,亦称“架构语法”“框架语法”“构块式语法”,、、)源于CJFillmore,而真正对句式语法作深入论述的,PaulKay是(1995)AdeleEGoldberg和(1995)“句式语法”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句式有独立的语义;一个句子的意义,并不能只。根据组成句子的词语的意义、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赋予的意义所能完全推知的,因为句式本
2
f身也表示一定的意义,并将影响句子的意义。这是完全正确的。虽然前人也早已注意到了“句式意义”问题前人所谓用变换来分化歧义句式,其实就已经把同一种抽象的词类序列看作能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不同的同形句式,但Goldberg能提出“句式语法”这一概念,对推进语法研究还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