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说教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学会这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而且,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f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4.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节约用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二、说教法、学法鉴于一年级的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购物,换钱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认识人民币的功能和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看钱、认钱换钱、摆钱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各个动手,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三、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师:买东西要用什么付款呀?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回答)(出示课本46页图(一)、图(二))问:这是什么地方?在干什么?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