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产品副加值低。据测定,压榨毛油后的油茶枯仍含油5,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茶粕内含有茶皂素,具有杀虫、护发的功效,可作为农药、洗发液的添加成份,提练皂素后的残渣是较好的虾饲料,但未能开发利用,只作为一般有机肥使用。三、发展油茶产业,培育特色经济的建议(一)落实抓好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田林县“十一五”规划提出全县营造新油茶10万亩,油茶林低产改造20万亩。目标任务明确,关键在于抓落实。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相应成立产业项目领导小组,抓好产业发展布局及谋划,组建项目领导具体抓落实。县林业局要科学编制全县发展油茶产业的具体规划,搞好技术服务,及时研究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乡镇要明确行政正职负总责、分管林业工作领导具体负责,有专人管理的组织领导机构,将发展油茶产业纳入本地经济发展计划,列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要建立领导责任制和专人负责制,实行目标管理考核,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共同推进油茶产业发展。二是加快更新、改造、种植步伐,加快油茶林生产基地建设。种植油茶林平均每亩投资在300元左右,比商品用材林投资稍微高些,但其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油茶种植后,一般3年左右可开花
5
f结果,67年进入盛果期,寿命可达100年以上,而且油茶对栽培技术要求并不高。县人民政府和林业部门可以根据我县现有油茶资源状况和生产水平,采取低产林改造、更新改造和新造林相结合的经营措施进行油茶生产,对现有油茶林在不引起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加强幼林抚育、成林垦复,对病株、老株、劣株进行复壮更新,并对稀疏的林分进行补植,做好病虫害防治,对林地进行人工施肥,以提高油茶单位面积的产量;要引导适宜种植油茶树区域的当地农民大力种植油茶树,提高油茶株植密度。据林业业内人士介绍,油茶每亩栽植株数在120160株之间,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为农民提供产量高、含油率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努力满足其生产发展需要;新造成片油茶林,加快油茶林生产基地建设;要坚持“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油茶林建设;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油茶林向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各类生产经营者流转,推动油茶林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快油茶林生产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