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那么译者主体性研究就是“内部研究”内外结合才能完全揭示翻译主体研究的全部基域。r
三、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r
那么什么是“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指主体的本质特性这种本质特性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具体地说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能动性是主体性最为突出的特征。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不是没有任何规限和制约的。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作用于客体必然要受到客体的制约和限制同时能动性发挥还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因此主体性同时还包含着受动性。受动性是能动性的内在基础是主体之所以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依据。“它既表现为人对客体对象的依赖性又表现为客体对象对人的制约性。r
“能动性以受动性为前提改造客体、影响客体以受客体制约、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王玉棵因此主体性如果只强调主观能动性而不讲受动性就会出现任意性和盲目性导致对象性实践活动的失败。主体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为我性”。“为我性”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方向性和目的性。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辨证统一于主体性之中。r
译者作为翻译主体他的对象性活动的客体是原作要完成翻译的任务他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对象性活动的任务是将作品从译出语转化为译入语。语言转换只是文学翻译活动的外在形式而不是其根本目的。其根本的目的从文学层面上说是为译人语读者提供新的文学文本从文化层面上说是借助翻译文本为译人语提供新的话语支持或颠覆主流意识形态从生产模式层面上说是支持和强化或变革和破除译人语固有的文学或意识形态话语生产模式。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因素包括两种语言的特点、习惯语言转换的客观规律原作的语言、文化和审美的特征译者所处的时代语境特定时代的翻译观等等。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说明译者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约束地任意发挥。这就将严肃翻译与不负责任的胡翻乱译区别了开来。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即翻译目的性。任何文化翻译活动都有自己目的并且任何译人语方的翻译都是面向自身的文学、文化。r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r
下面我们从翻译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译作与原作和译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