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译者:
1
f目

第一章连接器总述
2
第二章接触接口及接触过程
20
第三章接触镀层
32
第四章接触弹片材料
62
第五章连接器用工程热塑性材料
85
第六章可分离式电连接器
102
第七章永久性连接概述
121
第八章电线与线缆
125
第九章电线与线缆的机械式永久连接
138
第十章印刷电路板
157
第十一章至电路板的永久性连接
173
第十二章连接器的应用
187
第十三章连接器的类型
213
第十四章连接器/插座测试
234
2
f第一章连接器总述
这一章包括连接器技术的总述,在后面的章节之中将会提供各独立主题的详细背景数据。
定义一个连接器至少有两种方法:从功能上和从结构上。第一种描述连接器的方法是就其应该达到和必须达到的要求而言的。这样的定义集中在连接器所应用的功能性和操作的环境。第二种描述连接器的方法集中在连接器本身,及它的设计方法和制造材料。由于连接器的应用、操作环境及功能性要求直接影响连接器的设计,本文就从连接器的功能性定义开始。
11连接器功能连接器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本手册的重点将会放在电连接器上,其主
要应用于3C产品。从这个重点可以提出电连接器的功能性定义是:电连接器是一种电机系统,其可提供可分离的界面用以连接两个次电子
系统,并且对于系统的运作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作用。定义中关键词是”电机系统”,”可分离的”和”不可接受的作用”。连接器是一种电机系统是因为,它是通过机械方法产生的电性连接。如
将要讨论到的,机械式弹簧的偏向会在配合的两部分间产生一个力量,这就使得接口配合面之间产生金属性接触。应用连接器在首要地方的原因是配合接口具有可分离性。可分离性的需要性具有很多的原因。它可以使得独立地制造部份或子系统而最后装配可在一个主要的地方进行。可分离性也可以使得零件或子系统的维护或升级不必修改整体个系统。可分离性得以应用的另一个原因是可携带性和支持外围设备的扩展。
另一方面,定义中的可分离性引入了一个额外的子系统间的界面,此界面不能引入任何”不可接受的作用”,尤其是在系统的特性上不能受电讯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如不可接受的扭曲变形和系统间的信号退化,或者是通过连接器的电源损失,以毫伏损失计算的电源损失,将会成为功能性的主要设计标准,因此主机板的电力需求也将增加。
可分离性的需求和”不可接受性”的限度要由连接器的应用而定。可分离
3
f性包括配合周期的数目,配合周期是指连接器在不影响其性能必须提供的,以及与另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