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
A《怎样编制课程》
B《课程》
C《课程编制》
D《理解课程》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著作
A《潜在课程论》
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现代课程论》
D《实践:课程的语言》
3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了“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其中“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是
f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环境
4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论》
D《教育漫话》
5“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以上表述揭示的教学原则是
A教学的教育性
B教学的直观性
C教学的循序渐进
D教学的因材施教
6那些在课程变革过程中被学校和社会有意或无意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称为“虚无课程”。这是思考课程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由美国课程论专家提出,他是
fA古德莱德
B艾斯纳
C斯腾豪斯
D奥利瓦
7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教育经验
C组织教育经验
D评价教育计划
8与课程教材的结构体系相匹配,在教学设计上,布鲁纳主张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有意义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9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包摄范围上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被纳入较高的上位观念,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这类学习是
A上位学习
f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10许多教育心理学家曾对讲解式教学与发现式教学展开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但一般的看法是,课堂教学应以
A发现式学习
B讲解式教学
C合作学习
D自主式学习
11与传统教学论中那种只注重智力或知识的发展相比,赞可夫的教学新体系实现了教学目标上的转换,这就是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
A一般发展
B特殊发展
C全面发展
D个性发展
12人本主义教育家在教育目标上为之心仪的目标是
A创造性发展
fB潜能的发挥
C人格的完善
D自我实现
13斯腾豪斯所提出的“生成性目标”在价值取向上实际是追求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