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系统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构成,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系统的有效途径应从构成系统整体的各个子系统和要素切入,实现子系统和要素的社会化,使它们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发展。1.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化,实现全方位、立体化教育格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主动教育功能的组织或个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化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融入整个社会,发动和依靠所有的社会力量来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属于教育,教育是由学校负责和执行,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政治德育教师的职责。这种传统观念已经不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发展的趋势,有悖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系统的原则,应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之间互动的结合机制,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良好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和调动各种社会主体的力量,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全程覆盖的泛主体。这个泛主体既包括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即教育部门和党政机关,还包括企事业单位、家庭社区、新闻媒体等。这样不仅可以突破专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延伸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能有效地避免了教育真空的出现。这种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泛化的认识已明显突破了一般意义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固定化模式,将主体广泛地拓展为多层次的社会群体,是真正意义上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化,实现全方位、立体化教育格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泛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重要体现和客观要求。它要求在学校的内部,加强教师、行政干部、服务人员的协调与配合,在学校的外部,加强学校力量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协调与配合。只有整合和协调学校内部的教育力量和社会其它的教育力量,延伸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化系统,最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教育格局,真正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发展。2.构建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实现环境育人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与特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且形成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条件才能得以发
f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系统的运行需要一定的环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