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在实行教师专业化、专职化的今天,我校数学教师普遍反映教学时间不足,担心没有充裕时间,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事实上,学校执行的课程方案未变,为什么现在教师们突然觉得时间不足,过去就充裕吗?我们心里清楚,实施教师专业化、专职化之后,过去不够重视的音、体、美等学科教学,现在有专职教师上课,难以“借”到课补数学。第二,过去基本上是一个教师带一门“主课”,再搭些“副课”,而搭的“副课”又是自己所授班级的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无形“挤占”“副课”时间上数学课,因而不感到时间不足。第三,我们还抱着“熟能生巧”的信条,教师靠“挤”时间,靠“磨”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靠“拼”时间,靠题海战来提高学习成绩。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我们明白,学生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一定的,既不能掠夺式使用,更不能无限地开发。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时间是影响学习的变量,而不是常量。所给时间的多寡与所用时间并不成正比例,与学习效率更没有必然的联系。目前,时间危机业已露出冰山一角。我们在反思,仅仅是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吗?问题症结又在哪里?我们试图从分析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状况,来寻求答案。日前,我们对100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分析调研数据,我们发现,当前的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一,练习课教学目标单一。“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师教学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事实是:25的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依据是“课程标准”214的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依据是;“教材”;358的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依据是“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178的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依据是“知识点”。教学目标确定依据“教材”“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和“知识点”的教师占被调查75,这组数据充分说明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重视不够。,在这样单一的教学目标指导下,练习课只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的“巩固训练课”。其二,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新课程改革已有时日,广大教师虽然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但长期以来,小学数学重视“双基”教学,“精讲多练,以练代讲”练习课教学方法深入人心,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熟能生巧”的过程,“题海战术”屡试不败,往往效果明显。布置大量的机械重复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