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打造“智慧法院”提升司法质效
2016年4月,首部关于法院信息化的第三方评估报告中显示,中国法院基本建成了以互联互通为主要特征的人民法院信息化20版,并快速向“智慧法院”转型升级迈进。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和增长的司法需求,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在服务法官办案、方便群众诉讼、优化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化水平进入20时代。
为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人民法院正向着建设法院信息化30版不断努力。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建设信息化30版,以四五改革纲要和《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为指导,以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强化需求导向,积极运用新兴技术,坚持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全面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为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科技保障。
“智慧法院”着力服务人民群众,实现与群众“微”距离
f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全国法院开辟了司法为民的新领域和新窗口,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近年来,人民法院信息化立足于司法便民服务,取得了“多点式”“跨越式”的进步。很多法院基本做到了重要信息主动告知、即时查询和有问必复,初步形成线上线下、庭上庭下多样化司法服务格局,让人民群众获取更便捷、更廉价、更个性化的诉讼服务,使司法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截至2015年11月,地方法院建设诉讼服务中心1740个,开通诉讼服务网841个。不少地方通过诉讼服务网可以实现网上立案、案件查询、电子送达、网上阅卷、监督建议等功能,当事人可以在线提交各种材料,诉讼参与人可以登录查询案件进展信息。法院信息化的发展搭建起了法院、法官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为向群众提供质量高、花费少的诉讼服务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特别是减轻了偏远地区当事人往返法院的讼累,尽量做到让群众少跑路、少花钱、少受累。
随着法院信息化水平的逐渐提升,各级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采取打造流动法庭车方式等,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流动法庭车是法院专门为人民法庭定制
f的巡回审判用车,其本质上是一个具有移动性、配有高科技装备的数字法庭,目的是方便边远地区群众诉讼、就地开庭审理、调解邻里纠纷、接受法律咨询、开展法制宣传。流动法庭车极大地拓展了法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