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何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高俊贤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8年第01期
摘要: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应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它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大大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
一、创设拼音故事动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汉语拼音枯燥无味,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内容有趣起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实际,创设环境,辅助信息技术,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最大限度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例如:在教学ba的四声时,笔者将信息技术穿插于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变成故事形式,让学生在情景动画的形式中不知不觉学会枯燥无味的音节。故事人物设置为是磊磊。师:“老师知道同学们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画画,还有的喜欢弹琴,那磊磊喜欢什么呢?”(课件出示喇叭画面,接着出现音节laba)而后带领学生以多种形式练读。又说:“有一天,天气特别好,磊磊出去玩,走到田边,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小男孩拔萝卜的画面)以多种形式练读baluobo。“磊磊继续向前走,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小孩打靶的画面)多种形式练读daba。“磊磊看到这么多有趣的事情,真高兴,他要去告诉爸爸。”(课件出示爸爸的画面baba)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完了,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不知不觉中ba的四声也学会了。
二、创设画面情境,激发学生的背诵欲望
背诵课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因为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有好多内容不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课文内容的画面,配上生动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对阅读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享受美的欲望。例如在教学《锡林郭勒大草原》第二自然段时,用课件展示大草原的全景、近景及极具草原风味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使他们“置身”于青青的地毯、美丽的野花、清亮的湖水、淡淡的芳香之中。这时学生早已步入作品的意境,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似乎自己就在无拘无束的大草原上。学生的思维被打开,学生的激情被激发,就不是背诵,而是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