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目的:熟悉醋纤薄膜电泳方法及其在分离血清蛋白中的应用,了解电泳技术的一般原理。
原理:1、电泳:带电质点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影响电泳泳动速度的因素:《生化实验》p51内因:带电性质及电量,质点大小,质点形状外因:电场强度,溶液pH值,溶液离子强度,电渗现象等任何一个物质的质点,由于其本身在溶液中的解离或由于其表面对其它带电质点的吸附,会在电场中向一定的电极移动。例如,氨基酸、蛋白质、酶、激素、核酸及其衍生物等物之都具有许多可解离的酸性和碱性基团,它们在溶液中会解离而带电。一般来说,在碱性溶液中(即溶液的pH值大于等电点pI;本实验的pH值为86,pI不一样,样品带电荷也就不一样;选取不合适的pH,会使样品带有不同的正或负电荷,影响电泳),分子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而在酸性溶液中,分子带正电荷,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移动的速度取决于带电的多少和分子的大小。不同的质点在同一电场中泳动速度不同,常用泳动度(或迁移率)来表示。泳动度的定义是带电质点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泳动速度。即:p53《生化实验》泳动度首先取决于带电质点的性质,即质点所带静电荷的量、质点的大小和质点的形状。一般来说,质点所带静电荷越多,质点直径越小,越接近于球形,则在电场中泳动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泳动度除受质点本身性质的影响外,还受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溶液的粘度等。影响泳动速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有下列几种:p5356一)电场强度二)溶液的pH值pH值距等电点越远,质点所带静电荷越多,泳动速度也越快;反之,则越慢。因此分离某一混合蛋白质样品时,应选择一个合适的pH值,使各种蛋白质所带静电荷的量差异较大,以利于分离。为使电泳过程中溶液的pH恒定,必须采用缓冲液。三)溶液的离子强度越高,泳动速度越慢,一般最适离子强度在00202之间。为了保持电泳过程中待分离生物大分子的电荷以及缓冲液pH值的稳定性,缓冲液通常要保持一定的离子强度,一般在002-02,离子强度过低,则缓冲能力差,但如
1
f果离子强度过高,会在待分离分子周围形成较强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扩散层(即离子氛),由于离子氛与待分离分子的移动方向相反,它们之间产生了静电引力,因而引起电泳速度降低。另外缓冲液的粘度也会对电泳速度产生影响。
四)电渗现象液体在电场中对于一个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称为电渗现象(图)。如,纸电泳,纸上带负电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