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保险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开卷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
1实质风险因素2可保利益3分红保险4共命运条款5溢额再保险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
1试比较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的不同之处2导致保险合同终止的原因有哪些?3试比较比例再保险与非比例再保险的区别4农业保险的经营需要注意哪些事项5运输保险有哪些特点
三、案例分析题(共40分,每题20分)
1、甲厂向保险公司投保车身险。不久,该车在正常行驶时,被乙厂汽车撞损作废。甲厂要求乙厂赔偿损失遭到拒绝,遂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双方为此达成赔偿协议,赔付条件是甲厂立即起诉乙厂。10天后甲厂向法院起诉乙厂,并要求保险公司履行协议。保险公司反悔,要求甲厂通过法律程序径自向乙厂取得赔偿。请问:保险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本案应如何解决?2、1997年5月8日袁某及妻子分别投保“99鸿福终身保险”(一种终身保险),保险金额各为10万元,受益人为其儿子袁宝宝。1998年1月18日,袁某夫妇外出进货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双双遇难。案发后,保险公司认定保险责任,准备立即向受益人的监护人支付20万元的死亡保险金。但次日,人民法院却以袁某生前债权人要求对其债务人袁某作出财产保全裁定,以追偿其债务为由向保险公司送达了协助执行通知,要求立即停止支付袁某夫妇的死亡保险金,没有法院解决裁定的通知不得偿付。3月3日,保险公司根据袁宝宝监护人的给付申请支付了20万元保险金。3月9日,法院以案外人提出疑议为由解除了这笔20万元保险金的保全。请问,保险公司与法院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f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实质风险因素:也称有形风险因素,是指某一标的的本身所具有的足以引起风险事故发生或增加损失机会或加重损失程度的因素。如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某一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性质等都属于实质风险因素。2、可保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拥有的某种合法的经济权力或利益。这种利益,被保险人会因为保险标的的安全或按期抵达而获益,或因该标的发生灭失或损毁而蒙受损害或承担责任。3、分红保险:就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的一种人寿保险。分红保险是世界各国寿险公司规避利率风险,保证自身稳健经营的有效手段。相对于传统保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