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宏观政策的关系也是引起中央银行独立性争论的原因之一。r
r
政府和中央银行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社会职能范围广,政府承担着政治、经济、国防等各个方面平衡的职能。在美联储作出自己的应对的措施后,美国政府也要采取一系列举措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政府的措施,美联储的措施以及其他国家的各项政策一起,才阻止了可能在去年秋天发生的金融体系的大崩盘。r
r
美联储高度的独立性,导致了金融监管不力,引发了金融危机,但是我们要认识到,独立的货币政策也许会失误,但没有独立性的货币政策将会更加可怕。日本的“住专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大藏省和日本银行之间缺乏足够的制衡机构,在经济泡沫阶段依旧放松银根,同时又缺乏有效监管,致使危机后的日本经济陷入长达十几年的衰退泥潭。所以,缺乏独立性的央行同样也会导致巨大的金融危机。r
r
三、美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方针r
r
美国金融监管的改革蓝本,一方面是对肇发危机的根源和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缺失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也凸显奥巴马政府试图重整美国金融体系,重振美国金融竞争力,重塑全球金融绝对领导权的战略意图,这势必对未来全球金融监管体系乃至全球经济金融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
r
四、我国中央银行要增强独立性r
r
(下转第12页)r
r
(上接第10页)r
r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虽有独立性的一面,但又缺乏充分的独立性,央行在政府面前的独币职能的水平。所以提出以下改革方向。r
r
第一,我国中央银行应该建立新的监管模式;r
r
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央行的改革方向仍是逐渐加强其独立性,并应吸取此次金融危机美联储的教训,在增加独立性的同时,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完善监管体制。r
r
第二,我国中央银行应该赋予更大的灵活性;r
r
我国央行独立性最大的一个改革方向应该是要加大央行决策执行的灵活性,不受财政部等其他政府部门的影响,它制定的货币政策应该要主要考虑市场方面,而不是政府或者其他方面。同时还要注意央行货币政策的时滞性,央行应该要具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决策权。r
r
第三,央行与政府的关系改革方向;r
r
我国的货币政策应独立于政府,但是又必须与政府设定的经济目标的主要方向是一致的。这样才会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的作用。金融危机后,保持中央银行适度的独立性仍至关重要,无论是独立性的过度或者缺乏,历史证明都将酿成危机。我们需要重视的是,如何以史为鉴,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去把握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适度”问题,协调好中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