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从他人学来的知识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得到锻炼。”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课前我让学生自己准备平行四边形若干个,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剪、拼、移等活动,然后各小组交流、讨论后,归纳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学生经过动手操作,用割、补、拼、移的方法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6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充分合作搭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相互的讨论、交流、启发、帮助、协作中,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从中发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如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当学生掌握了自然数新的分类方法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下面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17,22,35,37,87,1,75632。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说:我是根据约数的个数来判断,质数只含有1和本身两个约数,而合数还含有其它约数。有的学生说:我先找出这个数的所有约数,然后再看它是质数还是合数。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就是看这个自然数除了1和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没有第三个约数,如果有第三个约数,就一定是合数。如:75632,它肯定有约数2,所以它一定是合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既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走入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