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作者:费梅梅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19期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建议。为什么把它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呢?因为体验和感悟是最好的教育,“体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它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活的活动,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
其一生,受用一生。
一、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化数学”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教学中应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例如,教完《百分数》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小芳把积攒的800元压岁钱从2012年3月1日开始在信用社储蓄一年,那么到2013年3月1日,他可以得到多少元?这样的问题,新鲜有趣,与生活非常贴近,学生很感兴趣。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地到附近银行了解利率、利息等知识,并与百分数知识相联系。通过调查、计算、思考,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还了解到金融知识,增长见识,从而深刻地体会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其次,教学中应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教学《连乘应用题》后,我创设了让学生模拟去超市购物的情境:三(1)班有4个小组,每组10人,“六一”节那天,学校给这个班200元为每个学生买礼物,圆珠笔每支1元,旺旺仙贝每包4元,悠悠球每个3元,根据这些条件你们打算怎么买?一番思考后,学生们争先恐后编出了好多连乘应用题,学生们在轻松的购物情境中,对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得更加透彻,学得更加轻松。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可以使学生学起来更加感到自然、亲切、真实,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种心理体验,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卢梭认为:“通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