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对一个国家而言,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创新性人才资源,就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能,从而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就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学校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而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创新是支撑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灵魂。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因此教师教育创新的主阵地也是课堂,课堂教育的创新是一名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课堂教育创新包括很多方面,如备课、上课、作韭布置与批改、后进生转化等等。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学近二十年,深感教育创新之重要,下面谈一些个人的肤浅感触,一孔之见,肯请大家指正。1.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前提创新教育是一项教育改
革,更是一项文化的进步,它以人们的思想观念变革为先导,当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责备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时,我们可曾自问,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更新?如果没有,我们又怎能强求学生呢?从一般意义上
f讲,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问题,是因为教师的教育缺憾,换句话说不是我们的学生比不上美国、日本的孩子,而是我们的教师不如他们,我们的教育理念落后。可见学生出现的问题在教育,责任在教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不但要学生勇于创新,而且还要用自己的创新去指导、激发学生创新,同时还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吸收新的教育信息,认清时代发展的形势,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观、科学的人才观、全面的质量观、现代化的教育观和新型的师生观。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构造“创新民族”的关键。作为教师应该清醒认识这一点,认识到素质全面的学生,不仅是德、智、体四平八稳发展的“听话”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挥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把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作为最高道德标准,才能使受教育者具有全面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有的老师,一提到素质教育,就以为多学一点音乐、美术之类的课程,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人的全面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