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城镇化进程中“半城镇化”问题及对策探析
作者:焦晓云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第03期
摘要?演“半城镇化”是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完全融入现代城市、处于一种“中间人”状态下的不彻底的城镇化。“半城镇化”使农民不能真正的融入城市导致社会不公,易引发社会问题使农村空心化,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增加多方负担,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虚抬城镇化率,不利于国家决策。破解“半城镇化”现象,必须改革户籍制度,打破户口束缚的藩篱破除地方土地财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就地城镇化,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演城镇化半城镇化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3006404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Durkheim)提出,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分工将会导致严重的利益分化和社会冲突,如何合理利用这种分化和冲突,使之成为规范整合的基础并解决困境是决策者必须要面对的难题。据了解,“全国80以上的地级以上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半城镇化现象,且高常住人口城镇化往往伴随高半城镇化和低户籍人口城镇化。”1可以说,这与党中央提倡的推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是相矛盾的。如何解决“半城镇化”①问题,让进城的农民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不仅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城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市梦”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要求。本文拟就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半城镇化”现象的涵义、带来的问题及对策作一简要探讨。
一、“半城镇化”的涵义
“半城镇化”指的是农业转移人口(其主体是农民工)没有完全融入现代城市、处于一种“中间人”状态下的不彻底的城镇化,虽然实现了空间转移和职业转换,但他们只具有“应然”的市民头衔,并无“实然”的市民权利。此外,农业转移人口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还有明显的隔离,他们对城市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日益孤立和边缘化。长此以往,不但会损害社会公正原则,而且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
“半城镇化”只是土地的城镇化,而非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不成熟状态。“人的城镇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农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的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个‘内化’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2“半城镇化”的本质是一些制度的松绑与另一些制度的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